久违的“真人实景”和“日式恐怖”:从《封闭的恶梦》说开来
作者:神仙道公益服 来源:Sfxdz.cn 浏览: 【大 中 小】 发布时间:2020-09-16
小时候我买过一本可以玩的“书”,叫《太空俘虏的故事》。书中全程用“你”这个称谓直接和读者展开对话,描述了你在回家途中被外星人掳走后的经历。随着剧情推进,书中每隔几页就会出现选项,你作出自己的选择后只要翻到指定的页码,就能看到剧情的后续发展,并最终指向或好或坏的结局——后来我才知道,这样的互动故事书被称为“游戏书”(Gamebook)。
■ “游戏书”与音响小说
这本游戏书当年带给我极大的震撼,因为我第一次在阅读过程中需要绞尽脑汁,思考我当下的处境并作出判断,有些选择的后果不会马上体现,往往要推进一大段剧情后,你才会意识到自己判断有误,然而为时晚矣。之后我虽然也“玩”过不少类似的游戏书,比如“鸡皮疙瘩”系列和“选择你的冒险历程”系列,但或许因为儿童书的定位,大多数选项仍是“往左还是往右”的押宝,无关逻辑、选错即死,远没有《太空俘虏的故事》带给我的强烈沉浸感。
这种诞生于电子游戏之前的“游戏书”,最终以“交互电影”“音响小说”等形式在电子游戏领域被再现,开创“音响小说”的作品就是1992年发售的SFC游戏《弟切草》。在那个游戏容量还以“KB”计算的时代,《弟切草》的开发商Chunsoft将重点放在了剧情和各种情节分歧路线的设计上,最终用静止背景、剪影人物和逼真的临场声效完成了对故事情境的营造,让玩家在阅读文本时也能获得强烈的沉浸感。
定义这一概念并注册商标的Chunsoft,之后以“音响小说”的名义接连发布了“恐怖惊魂夜”系列以及《街~命运的交叉点~》《428:被封锁的涉谷》《忌火起草》等作品,从《街》开始更采用真人实景的制作方式来提升真实感。相比欧美游戏早期那些随着大容量光盘出现的、真人出演的“交互电影”游戏,比如《X档案》(The X-Files Game)、《幽魂》(Phantasmagoria)、《狩魔猎人2》(Gabriel Knight 2: The Beast Within)等,剧情设计和音响演出可以说是音响小说更胜出的地方,曾经大热的“鸣泣之时”系列和至今人气居高不下的“型月”系列作品,在日文维基百科当中也被归属到“音响小说”类别下。
■ 式微与苏生
Chunsoft在2012年和Spike合并后,未再推出过这样实写背景的“音响小说”。客观现实是,哪怕《428:被封锁的涉谷》曾获得《Fami通》40分的满分评价,成为第一款获此殊荣的“音响小说”,但十几万套的销量早已无法和当年百万销量的《弟切草》相提并论,后来“音响小说”诞生15周年的纪念作《忌火起草》同样销量惨淡——这一游戏类型早已式微。
作为一个曾切切实实从“真人实景音响小说”中获得过绝佳故事体验的玩家,这正是我对《封闭的恶梦》(Closed Nightmare)怀有高度兴趣的主要原因——近几年你已经很难找到这样真人实景、注重剧情和演出的日式文字冒险游戏。至少在看到游戏预告片时,我得出了这样的结论。
《封闭的恶梦》由日本一开发、世嘉发行,于7月19日登陆PS4、Switch双平台,并同步推出了繁体中文版——需要注意的是,Switch中文版是港台地区的版本独占。游戏选用了传统“音响小说”常见的恐怖题材,玩法上也是以第一人称视角配合图文、声效推进剧情,并带有部分解谜内容。玩家将在游戏中面临诸多抉择,并基于不同的选择进入不同的结局。
《封闭的恶梦》使用了“剧场型恐怖冒险”这样的宣传语
开发商日本一曾推出过同样归属于“音响小说”的“流行之神”系列。这个系列以日本现实生活中存在的“都市怪谈”为基础,设计了一连串看似不可解的神秘事件等待玩家揭露真相。游戏的趣味在于,每个事件都设计了“科学”和“灵异”两条故事线,玩家无论是用现实常理还是灵异思维去推理,都能得到自己期望的解答,让故事的多分支真正有了重复体验的意义。随游戏流程不断丰富的“资料库”,里头搜罗的各种现实怪谈的资料和注解也非常有趣。
可惜“流行之神”系列没有推出过中文版,日本一也始终没有要推出“高清复刻版”的意思,我自然很期待《封闭的恶梦》这个日本一的原创新作能扛起这类游戏的旗帜——尤其这次新作的编剧之一是日本一的社长新川宗平,曾参与创作“魔界战记”系列和“流行之神”系列的剧情。然而,这款有官方繁体中文的游戏,发售后在中文社交网络上可以说没有溅起丁点水花,售前《Fami通》给的29分低评更是让人对游戏质量捏了一把冷汗。
——可聊胜于无,我还是购入并通宵打穿了这款游戏。当然,在真结局通关并回收了所有“Bad End”和收集要素后,我不得不正视游戏的种种不尽人意,究其根源,或许是游戏本身的“小成本”定位所致。这种小成本带来的“穷苦气息”,几乎体现在游戏的方方面面。
■ 一切都是成本限制
首先要厘清的一点是,虽然穿插了不少真人出演的过场影片,但游戏主要仍是以文字结合静态背景、人物抠图和临场声效来进行剧情演出,以为是像《夜班》(Late Shift)那样全程播片加选项的玩家可以退散了。